云南省民族商会 官方网站

傣族建筑名胜

2015-09-22 10:24:05 云南省民族学会91106

傣族建筑,历史悠久,类别繁多,归纳南起来,可分为住宅建筑、宫廷建筑、佛寺建筑、佛塔建筑、桥梁建筑、公共设施建建筑六大类。无论从建筑思想、建筑设计和建筑风格等方面看,每一种类别都自成体系,但又互相渗透、互相协调,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傣族建筑的总体艺术特色,而受到世人的关注。

傣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、宫廷建筑、佛寺建筑、佛塔建筑、桥梁建筑、公共设施建筑六大类。

一、宫廷建筑

傣族宫廷,傣语称“贺召”,即“召”居住的地方,泛指历代“召片领”的住宅和办事机构,以及明代以后各地傣族宣慰使、各勐土司的衙门。

由于傣族居住分散,各地生产发展水平不一致,物质基础差距较大,因而各地的傣族宫廷建筑也不尽相同,,但从总体上讲,凡是被称为“贺召”的土司宫廷,建筑规模都比较宏伟、辉煌、庞大,形成较为完整的建筑群。若以建筑结构而论,则可以简明地分为傣式干栏宫廷和中原楼阁宫廷两大类。

傣式干栏宫廷以车里宣慰司署为代表,西双版纳各勐的土司廷也属于这一类,,车里官慰使署坐落于景洪坝子东南,澜沧江九龙滩边,依山傍水,地势险要,该地址傣语称为“允帕罕”,意为“金岩之城”,有许多著名的动人传说;该建筑物傣语称为“贺召片领”,意为“召片领之宫”。据傣文史籍载:一世召片领叭真的宫殿,是建在今允景洪旁的曼景兰,到了十七世纪前后,才移至今宣慰街即金岩之城“允帕罕”。保存到近代的“召片领宫廷”,汉语称“车里宣慰司署”,傣语却一直遵照传统之俗,称为“贺召片领”,是一巨大的傣式干栏建筑群,主要由宣慰司署、宣慰使议事厅、宣慰使住宅三部分组成。宣慰司署是召片领即宣霉慰使处理政务和接见重要官员的地方,是整个宫廷建筑的主体。木结构,瓦顶,整个建筑用了120棵圆形木柱,80多根横梁,纵横交织,构成一幢巨大的高脚干栏式楼房。楼顶旱六角形,楼身呈长边四方形。四周以木板为壁,壁上雕刻有各种图案。壁外留有一米宽的长廊,可沿壁而走,四壁相通。壁内是一宽敞的大厅,装饰精美,设有各种等级的坐位;召片领接见重要官员时,均按其本人之等级对号入座。这一主体建筑,除了占地面积比普通竹楼大数倍,内部装饰更精美外,其外部形状跟普通竹楼没有什么区别。因此,被称之为傣式的干栏宫廷建筑。

宣慰使议事厅在宣慰司署前,也是一幢干栏式高脚楼房,但形状与宣慰司署大楼略有不同,楼顶采用了折蚕式的两层偏厦,第一层偏厦的斜度较大,第二层偏厦的斜度较小,形成一种逐渐展开的“人”字形风格,带有泰国北部某些建筑的特点,可以说是傣族吸收了东南亚建筑艺术的象征。宣慰使住宅也就是召片领宿宫,在宣慰司署大楼之后,也是木柱、木楼、瓦顶,其外形跟普通百姓居住的竹楼一样,只是柱子更高大,工艺更精湛,气势更雄伟。

上述三幢建筑物,跟其他一些附属建筑连在一起,构成了一组完整的宫廷建筑群。因它们都不用砖石,没有房墙,全都是高脚木柱。所以,被称为“傣式干栏宫廷”。

盈江土司、芒市土司、盂连土司、耿马土司和景谷土司的官廷,则是另一种模式,另一种风格。在建筑材料上,采用了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,即砖墙、木柱、青瓦、木窗;在部局卜,采用了始于中原的内地官府衙门模式,即大门之前是照壁,大门之后是耳房,耳房之后才是四合院式的大厅;梁柱上的雕刻图案,以傣族喜爱的大象、凤凰、孔雀为主,但也有中原喜爱的龙、狮和其他图案。据载,这一类土司宫廷,大都是请内地的汉族技术人员和工匠帮助设计建筑的,虽然继承和吸收了某些傣族建筑传统,但无论在结构和形式上都属于内地风格。所以,被称为中原式的楼阁宫廷。

民族建筑是民族总体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是民族智慧最显著体现之一。傣族的宫廷建筑,有的吸收了东南亚的建筑艺术,有的吸收了中原的建筑艺术,说明了傣族是个很善于吸收来先进文化的民族。

二、佛寺、佛塔建筑

佛寺,西双版纳傣语称“洼”,德宏傣语称“庄房”,有的地方翻译为“缅寺”,含有从缅甸传来的寺庙之意。近代,经佛学部门及有关专家规范后,统称为佛寺。

傣族的佛寺,数量众多(基本上每一个寨子有一座),大小不一,造型各异,丰富多彩,是傣族整个建筑文化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部分。

以建筑规模而论,无论是大小佛寺,都由佛殿(傣语称为“维汉”)、僧舍(傣语称为“烘”)、藏经亭或僧侣晋升亭(傣语称为“窝树”)三部分组成,级别较高的佛寺,还有听经厅、长廊和寺门。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群。

佛殿是整个佛寺的核心建筑,高大雄伟,外形不统一,视各地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才能和风格而定:有台阶折叠式的,如景洪曼赛大佛寺;有并排“丁”形式的,有围栏式的,如勐罕的曼春满大佛寺;有两檐歇山顶多边折叠式的,如勐遮曼短大佛寺;也有中原楼阁式的,如芒市大庄房和景谷的迁糯大佛寺。总之,建筑结构多种多样,建筑形式丰富多彩。然而,外部形式虽然不统一,各有风采,但殿内的设置却又基本一致。大都是佛殿内的正中靠右处,设有一莲花佛台,台上供奉着一尊高大的释迦牟尼塑像;塑像顶端和四周有幔帐、佛幡等陈设;殿内的右侧,沿墙壁设一长形平台,高约二尺余,是众僧侣诵经朝佛的位置;佛寺四周有围墙,墙上绘着各种壁画,内容包罗万象,主要有释迦牟尼成佛图、佛本生故事和一些民间传说。由于佛殿是众僧侣和众教徒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,因而比较宽敞高大,勐级以上的佛寺大殿,建筑面积一般都在七八百平方米,普通佛寺的大殿,最小的面积也在四五百平方米左右。以建筑材料而言,大都是砖木结构,即木柱、木梁、瓦顶、砖墙。

傣族的佛寺,数量众多,较有名的有车里宣慰街大佛寺、曼听洼巴姐佛寺、勐海城子大佛寺、勐海曼喷大佛寺、德宏芒市大佛寺、景谷迁糯大佛寺、勐连城子大佛寺等。早期建造的佛寺,由于年代久远,多次遭到破坏,资料大都已经遗失,有关建寺年代、建寺资金,以及设计施工过程,均难以考查。目前只从出土文物中,知道“勐海大佛寺建于祖腊历九年(公元647年),勐海曼喷大佛寺建于祖腊历十六年(公元654年)。当然,这也只是一种推论,是否确切,有关专家仍在研究考证。晚期建造的佛寺,资料更较为完整,例如景谷迁糯大佛寺,不仅有文字记载,还有其他文物佐证,其建造年代更较为确切。

傣族地区,佛塔林立,金光闪闪,与青山翠竹相映生辉,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地方民族景色。

据文献载,建塔之俗源于印度,是佛教徒为了分散保存释迦牟尼的“舍利”而在各地兴建起来的建筑物。后佛教经斯里兰卡、东南亚传人我国傣族地区,建塔之俗也随之在我国傣族地区兴起。由于这一原因,傣族地区所建的塔,都与释迦牟尼的传说、佛教的典故,以及当地重要的佛寺活动有关。

傣族地区究竟有多少佛塔,无确切数字,据文物管理部门统计,仅西双版纳地区已列为文物的佛塔便有近百座,德宏、景谷、孟连、耿马、双江等地区的佛塔,目前尚未全面统计,加在一起最少也近千余座。这些数量众多的佛塔,以建筑材料而言,多数属砖石结构,实心,表面涂石灰涂料,绘彩贴金,少数属砖木结构,即底部由砖石砌成,上部用木料架成;以建筑平面而言,有方形塔、圆形塔、六边形塔、八边形塔、十二边形塔、折塔等;以塔的建筑规模的组合而言,有单塔、双塔、三塔、五塔、群塔等。由此可见,傣族佛塔,种类繁多,形状各异,千姿百态,体现了傣族佛塔建筑设计的多样化,以及佛塔建筑艺术的丰富多彩。

由于数量众多,难以全面描述,只能选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,作如下介绍。

1.塔庄勐

傣语译音,勐指地方或坝子,庄是“尖顶”或“最高点”,塔庄勐,意即景洪坝子最高点之塔,包含有最神圣、最重要或社地位最高之意。坐落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县原宣慰街召片领宫殿背后的曼勒山上。建塔年代不详。传说是释迦牟尼涅槃后,佛的子弟“帕雅阿索”派“阿腊憨打”于佛历20年(公元前300年)主持修建的。又相传,塔下有一地宫,宫内有一宝盒,盒内装着释迦牟尼佛的头盖骨灰。因而更为神圣,名传四方,在东南亚佛教徒中也颇有影响。据地方志《南四本勐景洪》载,此塔初建时仅高二米余,后经历代召片领多次复修,才逐渐增高。现存之塔高约十余米,砖石结构,塔基正方形,高0.5米,塔身分上下两部分,下部呈须弥座式环状体加折叠,上部由十瓣复钟置于下半部须弥座的顶端,塔刹呈“串”字形,一节比一节小,以宝瓶饰塔顶。据有关部门鉴定:属“率堵坡”式佛塔建筑,源于印度。此塔建筑设计独特,塔形雄伟美观,被民众列为景洪地区“九塔十二城”中的“九塔之首”,不仅是佛教徒的朝佛圣地,同时也是西双版纳地区的一大景观。

2.树包塔、塔包树

这是傣族最独特的佛塔建筑。德宏瑞丽县有两座,景谷自治县也有两座。其中以景谷自治县勐卧大佛寺前的“树包塔、塔包树”最为壮观、最具有代表性。从佛塔建筑的模规与组合而言,此属双塔建筑,一左一右,两塔之间,相距约六七十米,平行屹立在佛寺大殿之前,十分观壮。

双塔均为砖石结构,实心。塔基呈四方形,  全用褚红石块精工砌成,上有各种鸟兽浮雕图案,高约两公尺余:塔身呈圆形,用砖石砌成,形成多层塔阶,由下向上逐渐缩小。左塔之顶植一菩提树,树根向外生长,树干向下低垂,树根和枝叶将大部塔身团团围住,因而称之为“树包塔”;右塔之顶同样植一菩提树,但树的根须全部插入塔心,一丝也不外露,高大的树干从塔尖而起,直插蓝天,故称之为“塔包树”。

“树包塔、塔包树”是傣族在佛塔建筑上的一种独特的创造,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。就佛学的角度而言,菩提是佛陀借以修身成佛的宝树,傣族视为是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化身,而塔则是佛的“舍利”,即佛涅槃(逝世)后的骨灰。“树包塔、塔包树”的设计者,巧妙地将菩提与塔结合成一体,也就是将佛的生前化身和涅槃后的“舍利”结合成一体,使佛教徒既能朝拜菩提,又能朝拜舍利,达到了两全其美之目的,这对研究佛教的教义和传教方式都具有重要意义。从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而言,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奇观:是建塔时就有意在塔顶上植下菩提树苗,还是建塔之后菩提的种子偶然落在塔顶而自然生长出树来?再者,菩提是高大乔木,树干和树根都很粗大,茂密粗大的树枝重万余斤,塔身为何支撑得住?粗大的树根插入塔心,而塔心也不破裂、坍塌,最后更值得一提的是,塔和树都有三百多年的历史,为何无土栽培之菩提经历了这样漫长的时间而常绿不衰?为何承受万斤重压的佛塔经历了如此漫长的岁月而不倒?这一切都蕴藏着傣族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建筑才能。因此,具有研究傣族古代建筑思想、建筑设计、建筑技术的重要价值。

三、民居——干栏式竹楼

傣家人住竹楼,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考了,这是南亚的湿热气候造成的。唐代樊卓所著《蛮书,名类第四》中曾有简略记述:“茫蛮部落······楼居,无城郭,或漆齿。皆衣青布裤,藤篇缠腰,红缯布缠髻,······妇人报五色婆罗笼。”这里所指的茫蛮部落即今西双版纳一带。

傣族的竹楼就是史书中称的“干栏”,说他们“楼居无城郭”。“干栏”一词由古越人对房屋的称呼演变而来,至今壮、布依、傣等民族对房屋的称呼都与“栏”的发音有渊源关系。些民族的“于栏”当与河姆胯出十的“干栏”一脉相承。傣族所以长期保留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,与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。因为是亚热带平坝区,地势低洼潮湿,天气闷热,又常有虎、豹、虫、蛇侵袭,这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就保留下来了。

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,由于天气湿热,竹楼大都倚山傍水;村外榕树蔽天,气根低垂;村内竹楼鳞次比,竹篱环绕,隐蔽在绿荫丛中。

西双版纳的竹楼面积一般为六七十平方米,是正方形形的;楼板距地面约2.5米。竹楼的梁、柱用木料,房顶用茅草覆盖,墙壁、地板都是用的竹子;竹墙的孔隙很大,通风透光。楼顶成“A”字形,两面的坡度较大,从外表看,竹楼是“合”形;分上下两层,楼上住人,楼下无围墙,是拴拦牲畜、家禽、放大农具、舂碓和织布机的地方,妇女在这里纺线织布和纳凉。楼梯一般为九级,是在竹楼的一端;上楼后,先是走廊,正面为阳台,是洗晒衣物、放水缸、洗米、腌菜和洗漱的地方。室内以竹墙隔成两部分,外为堂屋,内为卧室。堂屋有火塘,是做饭、烧菜、煮茶、吃饭、喝茶和招待客人的地方;竹墙上挂有小农具、背包和书籍,堂屋里宽敞整洁。卧室呈长方形,有两道门与堂屋相通;一家几代人同居一室,席地而卧,一人一铺,每铺都有热子和蚊帐,盖被子或毯子,并有一个盛衣物的竹编箱,放在铺边上。他们睡觉是有规矩的:山的方向为上,河的方向为下,一个村寨,或处于相同方位地势几个村寨的人睡觉时,头都朝向高处,即一个方向。在一个家庭中,如有已婚儿子又有招来的女婿时,做父母的必须睡在中,儿子、媳妇睡在里边,姑娘和女婿睡在外边,就是靠楼梯的一端;有的地区则是长辈睡在里边,因为里边为上,晚辈依次睡在外边,表示对长者的尊重。妻子一定要睡在丈夫的左边。客人必须把鞋脱在外边,才能进竹楼,但不能进入主人的卧室,如果住宿,必须睡在堂屋中固定的客人睡处。

瑞丽、孟定傣族住的竹楼,楼脚高,面积大,呈长方形,分里外两室(段),里边面积较小,仅供全家人住宿之用,其他人不得入内。外室宽大,是做饭、用餐、待客和全家人活动的地方。盈江、梁河、潞西傣族主要住用竹、土坯、木和草盖的平房,房内有床和家具陈设。他们的共同点是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,走到村寨,整洁给人的印象很深。这一带的傣族,新房盖好后,必须举行一种进新房的仪式:寨内老人在新房内把门关闭,权做主人。新房主人全家则在门外,男主人背着犁,,捧着礼物,女主人背着娃娃,抱着衣物朝门里跪拜;小青年牵着牛,姑娘挑着水站后边。男主人向屋内问道:“主人在家吗?”答道:“在家”,并问:“你们从哪里来,是好人还是坏人,有什么事?”男主人答道:“我们从怒江上游下来,我们是好人,想借主人一块宝地住下,好好种田过日子。“那就进来吧。”这一特殊仪式,清楚生动地说明这一带傣族迁徙的路线。

为什么傣家人都爱住竹楼不愿住平房呢?元代李京在《云南志略》中已经作了答复,该书说:“金齿百夷······风土下湿上热,多起竹楼,居濒江,一日十浴。”原来竹楼的妙用是下可避湿,上可避热,濒临江畔,还可一日十浴。

近几年来,傣家的竹楼已发生很大变化,多数竹楼已改为木楼或竹木结构的楼房,茅草盖顶已改为木板盖顶或瓦顶;掌房周围也要装木栏干,可以凭栏眺望小园幽径,楼房开玻璃窗,悬挂美丽的窗帘给古老的竹楼抹上了现代的色彩,又别有一番情趣。

责任编辑:王俊春录入:王俊春
云南通-云南省民族商会官方网站 云南民族旅游网-《环球游报》 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官方网站 |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大理旅游网-大理旅游集团官网 昆明旭坤会计师事务所 云南蝴蝶泉国家4A级旅游景区